左邊是發酵四個月的味噌,右邊是剛入甕的味噌,發酵時間長顏色會越深;除了時間,還有麴的種類也會影響顏色深淺,一般來說,豆味噌的顏色最深,再來是麥味噌和米味噌;以我們做的米味噌來說,米麴的量越多或是鹽的量少一點,顏色就會越淺,味道也會越甜,需要發酵的時間也就比較短,但是這樣的味噌味道就少了些深度。那我們的味噌到底是紅味噌還是白味噌?應該是介於之間吧,名稱不重要,味道比較重要。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味噌要不要放冰箱?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製麴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新竹寄賣點-樹匠創意蔬食
從八月底的西部行回來後,就想寫個味噌寄賣點的介紹,但忙著整理安頓家裡、小孩開學、菜園除草...等瑣事(一堆藉口),便擱到現在;更實際的狀況是,我不是那種文思敏捷的人,擔心文筆不好說明的不清楚,因此遲遲無法下筆,但又覺得一天拖過一天不是辦法。於是此時此刻下定決心要持續地慢慢地把心中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寫出來,希望對我們味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更便利的方式吃到,也順道認識這些有想法有堅持的寄賣點。
樹匠是我們鹿野的朋友廖瞇介紹的,趁著八月中北上的機會,我們到新竹市拜訪樹匠。
樹匠是我們鹿野的朋友廖瞇介紹的,趁著八月中北上的機會,我們到新竹市拜訪樹匠。
樹匠位在新竹市火車站附近的老街上,我們對於鬧區還保有這些老房子感到驚喜。前往的時候是下午2點,老街上沒什麼遊客,我們就在樹匠不算大的空間裡和老闆娘yoyo閒聊。樹匠空間不大但很有特色,一面牆是老闆大樹畫的周遭街坊漫畫,另一面有架子,放了一些用不到、可以交換的物品(歡迎客人、街坊鄰居等來換物),還有大樹用紙黏土做的假面超人、海賊王等的人偶(做得很漂亮喔),也有一張寫著鼓勵客人外帶自備容器打九五折的海報。
yoyo年紀和我們相仿,又有一個和悦寧一樣要唸小一的男生,因此除了味噌寄賣外,小孩也成了我們聊天話題之一。
我們到的時候,店裡面有一位男生(不是客人)正在寫東西,聽yoyo解釋才瞭解這間店除了是餐廳以外,常常成為親子活動中心、甚至是托育中心。這位男生是共學團體的數學老師,來店裡想事情寫東西,寫完跟yoyo打個招呼就走,一整個很隨性。
樹匠整體空間和yoyo、大樹為人,也給我們自在舒服的感覺,雖然在近年很夯的老街上、也是老屋,卻沒有假掰的布置,就是很直接的「吃飯的地方」,可以輕鬆舒服的散散坐隨意聊。
話說如此,yoyo大樹對於食物還是有所堅持,但又不會讓人感到有壓力,因此店內也有寄賣一些用心去做的食品,除了我們的味噌,還有好喝的杏仁茶等。
這次去是下午,因此沒吃到他們的鐵板燒,希望下次有機會吃到。
樹匠的介紹請見FB《樹匠創意蔬食》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味噌漬豆腐
其實就是豆腐乳,選用比較老含水量較低的豆腐,用味噌去調製釀製的基底:
- 先用油炒香花椒後,撈掉花椒,再加辣椒粉炒香。
- 等冷卻後(很重要,溫度太高會讓發酵的菌類死掉)再加入味噌拌勻,加冷開水讓質地上變成比較濕的半液體狀,加鹽補上鹹度,味道上要比所希望釀製出來的味道要再重一些,因為豆腐會稀釋掉一些味道,可以調製自己喜歡的味道(甜味、鳳梨味...)。
- 基底的質地與味道都調好後,將豆腐切成小的方塊形狀,一層基底一層豆腐將玻璃罐裝到八分滿(不要裝太滿,發酵時內容物會浮起可能逸出),蓋子蓋上,發酵兩個月可吃(天氣熱也許更快)。
這個做豆腐乳的方法沒有將豆腐抹鹽曬乾,成品有可能會有些許發酵的酸味,應該是乳酸菌發酵的酸味,不是腐敗的酸味,若不喜歡酸味也許可以用含水量更低的豆乾來代替豆腐試試看。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味噌的保存
味噌的歷史比冰箱要來的久遠得多,理應這樣的食物是不需要冷藏才能保存的,市面上的味噌會需要冷藏,可能是因為鹹度不夠,也有可能是要保持產品味道的均一化;保存的期限呢?說真的,不清楚,我們的味噌最長放過兩年多,味道沒問題,在【味噌大學】一書中,我們家味噌的黃豆米麴鹽的比例在作者三角寬的經驗中至少可以存放七年 。若是表面長霉了,也不代表整罐都壞了不能吃,會在表面長霉的菌是好氧性的霉菌,表面底下因為接觸不到空氣,所以沒有被污染之虞,只要將發霉的部分刮掉即可。
自己做豆腐
約五年前開始自己做豆腐,小小量的做,沒想到後來真的變成了家中的收入來
源,也因此結識許多朋友,雖然現在不做了,不過這些年累積的經驗若還是留在我身上就太可惜了,自己做豆腐真的就是麻煩,因此一次不要做太少,不然最後都會嫌麻煩就不再做了,寫出來的方法熟練後約兩小時就可以做好也收拾好,給有興趣嘗試的朋友參考。
工具:
兩個30cm的1:1油鍋(沒有把手的叫油鍋,有把手的叫高鍋)、一個可剛好卡在油鍋上的漏盆(洞大為佳)、一個跟漏盆同大小可疊在一起的臉盆、調理機、3尺*3尺的豆漿布(布莊可買到)、豆腐模(內徑約28*28*10m)、30cm以上的攪拌匙、1.2kg乾黃豆 8.4kg的水(黃豆與水1:7)、食用石膏
步驟:
- 洗並泡1.2kg的黃豆,夏天約需4小時,冬天約需8小時。
- 先用一個鍋子煮一半的水(4.2kg),另一個鍋子裝另外一半的水準備來打黃豆用,煮水的同時將泡黃豆的水倒掉,再用清水將黃豆洗淨一次,然後準備凝固劑24g(註1)的食用石膏和250cc的水裝在一個瓶子混合均勻 。
- 水煮開後轉小火,開始用調理機打黃豆,慢慢的倒入鍋內,剛開始的濃度還比較稀不用擔心燒焦,到後面則要稍微攪拌,黃豆都打完後,若水還有剩都一起倒入鍋中煮。
- 煮到開始冒煙時就可濾渣,將漏盆放在油鍋上並鋪上豆漿布,將鍋中未過濾的熱豆漿舀出倒到漏盆內,全都倒完後將豆漿布四個角拉起旋轉數圈放在漏盆上,用臉盆壓在其上,然後身體坐上去,用身體的重量將豆漿擠壓出來。
- 開始煮濾過渣的豆漿,中小火邊煮邊攪拌,火力強弱以不燒焦為原則;煮到滾後再持續用小火續滾20分鐘,其間泡沫若是要溢出可將火關得更小些或關火,滾了以後鍋底就不會有燒焦的問題了,不需要一直攪拌,偶爾拌一下以防止表面豆皮產生。
- 煮好關火後約三分鐘後開始拌凝固劑:先以順(逆)時針攪拌豆漿形成漩渦,倒入凝固劑前先混合均勻,邊攪拌邊慢慢倒入凝固劑,倒完後停止攪拌匙,往反方向再 攪拌幾圈讓凝固劑在豆漿內混合均勻,整個過程大概在20秒內完成,拿起攪拌匙靜候20分鐘,等候時間可以先刷洗用不到的鍋子漏盆臉盆,將豆漿布鋪在豆腐模內。
- 用攪拌匙弄碎豆腐腦,碎的豆腐腦舀入豆腐模中,將豆漿布蓋好豆腐模的蓋子放上壓重物,等待約20分鐘可脫模。
(註2)1.2kg的黃豆大約可煮出8L的豆漿,30cm的油鍋最多大約可煮1.5kg的黃豆,得到約10L的豆漿。
(註3)若要做豆花,凝固劑用3g食用石膏和15g地瓜粉加一點水在鍋底混合均勻,舀起一公升剛煮好的豆漿,一鼓作氣倒入裝凝固劑的鍋中,等待10分鐘凝固即可。
(註4)豆腐是高蛋白食物,容易腐壞,為了保存久一點工廠作法是將剛做好的豆腐放到大量的水中迅速降溫,再放冷藏,但是放水中降溫也稀釋掉了一些豆腐的甜味, 新鮮豆腐的滋味是無與倫比的,因此一板做好的豆腐,三天內吃完的就不放水中急速降溫,要保存三天以上再吃的,就可以用放水中迅速降溫再冷藏方法,讓豆腐可保存久一點。
訂閱:
文章 (Atom)